1月7日-9日,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我校承办的2020-2021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上岗教师培训班在徐汇校区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宋敏娟致欢迎辞,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书记、副院长宗爱东致辞并作开班动员。开班仪式由杏运注册平台常务副院长邱杰主持。

2020—2021年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上岗教师培训班会议现场
宋敏娟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与办学成就🌐,表示我校作为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大学🏄🏿♂️,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坚持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理念,目前正向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发展目标奋勇前进🧞♂️。她表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夯实学生思想教育基础的主阵地🛫,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影响长远。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处于前所未有的高程度重视🎠、高标准严要求的大好新时代📱,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通过此次研修,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思政课创新做出新成就,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聪明才智。

杏运平台党委副书记宋敏娟致欢迎词
宗爱东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围绕“铸魂💎、强师、提质、厚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对学校思政课的建设进行流程再造式改革,推进思政教育体系创新🧑🏽🦲,推动了上海学校思政课建设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格局性的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也显著增强,逐步形成了上海经验和先发优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上海学校思政课建设仍然处在攻坚爬坡阶段,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到位📓、教师作用的有效发挥、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等方面🛫,既有面上整体把握📱,又要精准发现问题,细致入微把握时代脉搏🫄🏽,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最后,他还对此次培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切实增强贯彻落实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对照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三是要对标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和对思政课教学提出“六个要”的要求,全面深化思政课队伍建设。

上海市教科院德育研究院书记、副院长宗爱东致辞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本次培训将分为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学员研讨与汇报总结四个环节进行。
在专题讲座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锡喜、浦东干部杏运原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章忠民、国防大学政治杏运(我校特聘)教授孙力、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周增为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鲁品越先后作主题报告🌔。

陈锡喜教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为题♑️,针对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的主题👩🎓,认为守正创新体现在内涵式发展💂🏼♂️,其要求就是总书记提出的“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他提出,思政课要把理论讲出亲和力🧗🏼♂️🧑🦽、针对性🧛🏻🧑🏻⚖️,而不是离开理论来讲亲和力、针对性。围绕着内涵式发展🤱🏻,他提出要优选“食材”🤸🏻、优化“配方”、完善“工艺”和适度“包装”🧑🚀。

奚洁人教授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题,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相关文件🦂🐴,从深刻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远景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和构建推进新发展格局的思想方法和领导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方法和领导力😔,即势胜思维和谋划领导力、民本思维和价值领导力👐🏼、系统思维和统筹领导力、辩证思维和协同领导力以及战略思维和战略领导力🚴🏽♀️。

章忠民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逻辑研究”为题🧖🏽,阐述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从时间整体性🦴、空间整体性、实践整体性和理论整体性等四个方面,全面而又深入揭示其内在的强大生命活力并呈现其完整的理论形态以用于指导实践迫在眉睫🧂;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全新任务,是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迫切任务,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的现实话题。

孙力教授以“社会主义改革百年进程”为题,从列宁社会主义改革、反思苏联模式改革的启动👉🏽、社会主义改革深化中的不同路向、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国主导及其对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从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国际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百年历史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他结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事实🐆,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中国改革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中国的改革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宝贵贡献,它成功地开拓了民族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以改革赋予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的动力😍。

周增为主任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为题,从内涵式发展思考、大中小思政课一体思考和如何一体化支持内涵式发展等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他通过案例典型🚍,提出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有特定的课程属性和结构🪇🌎。作为覆盖大中小全学段的课程👩🏽🚀,统一性与延承性是课程必须的要求;作为涵盖多学科领域的课程,复合性与交叉性是课程必然的特征;作为面向不同成长阶段学生的课程,反复性和重构性是课程必要的呈现。最后⏫,他提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秉持整体架构、有效交叉、必要重复、合理反复⚫️、螺旋上升等同构性原则的基础上作设计。

鲁品越教授以“《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原理”为题,深刻阐明了《资本论》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和唯物史观学说。他指出,一方面,资本作为以物质为载体的社会关系可以不断的把各种生产要素吸收到生产系统中👨🏼🎤✣,投入到无止境的扩大再生产中,成为不断扩张的活财富;另一方面🏫,资本作为社会关系,必须吮吸自然界物质力量才能成为实体的物质力量,才能成为支配人的权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资本论》在当今社会的作用🛗,用《资本论》理解当代世界,用社会主义驾驭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利用资本市场关系的社会主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教学观摩环节🤾🏻♂️,苏州大学顾宏松博士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与方法”👐🏿,从搜集资料✊🏼👨🏿🦳、故事讲述、理论点评和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思政课堂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闫方洁教授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课程入手,从“塑造鲜活理论、开启理性思维🥈、传达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提出思政课教师做到“真信”、“真懂”、“真心”,即融信仰的力量于教学之中🪿、做到以理服人、用真挚情感感化学生4️⃣。

在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和“如何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观点碰撞与交流,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积累了先进经验🧑⚕️🕷。复旦大学研究员朱鸿召、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贺莉、上海海事大学预聘助理教授柯萌🙎🏼♀️、上海海事大学教授柳海涛分别主持各小组研讨会。
在总结发言中Ⓜ️,各小组分别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和“如何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为题,提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在马言马”⛹🏽♀️、“真学真懂”💆🏿♀️,学懂弄通悟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工作热情🐍、理论修养和综合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型;聚焦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针对国家🛟、学校、班级和学生等不同主体实施改进策略。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39所上海高校的89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进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我校杏运注册平台在校党委书记郭庆松教授的指导下,全体班子🧍♀️、行政人员🤕👂🏿、部分骨干教师代表为此次培训做好精密筹备、精致规划、精要实施,做好培训全过程服务与管理,切实发挥了一个上海市示范马院的引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