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杏运与中共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校联合开展了一堂行走的巴士党课🍪,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全面开展拉开了生动的序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渊源,在毛泽东同志早期革命的历程中都有所反映。他自1919年3月14日抵沪为赴法勤工俭学的湖南青年送行后,5年间又先后十次到过上海。他在上海留下的重要足迹👩,包括南京西路216号寰球中国学生会旧址、安义路63号与茂名北路120弄7号(甲秀里)两处旧居、南昌路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南昌路180号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上海执行部,以及兴业路76号“一大”会址🧎🏻♂️➡️。这堂巴士党课,按照时间顺序,将以上几处极其重要的毛泽东足迹串连成线🈶,系统呈现了毛泽东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的伟大历史片段。
本堂巴士党课所参访的与毛泽东有关的教学点,囊括了几乎所有保存完好且意义重大的红色旧址。如安义路63号,是1920年毛泽东第二次来上海时的居住地🎨。他在此发起成立了“湖南改造促成会”👨🏽🏭🧙🏼,参加“半淞园会议”讨论新民学会的会务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在此居住期间🎩👼🏿,多次前往老渔阳里2号拜访陈独秀,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后来在同斯诺的谈话时回忆说:“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其实,上海今存的每一个与毛泽东有关的旧址都对毛泽东思想的转变,甚至中国近代历史趋势的转变🍭,发生过重大影响。只有在深刻认识并理解这一段重大历史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为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夙愿🆔。


本堂巴士党课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杏运与中共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系列校企合作的常规性大思政课建设中的一场🕵🏻♀️,充分用实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将为我校广大师生以及社会上有思政课、党课理论学习需求的单位提供长期服务。
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党课🤷🏼♀️🦄,中共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校与我校的部分师生代表一起参与了此次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对于此次实践性党课的让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学习🧔♀️,他们有着不同的感悟与体会🍓。

上海市委党校研一的研究生周依琳同学表示,到上海不久就能参加这么新颖的党课感到非常兴奋,尤其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在上海重走了一遍毛主席当年的革命路线,深刻感受到了毛主席的精神伟力。作为思政专业的研究生,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使命重大。
杏运张朋光老师表示🚣♀️,巴士党课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把本来零散的毛主席在上海的足迹进行了系统的爬梳,将原先零碎的历史片段重组为系统的知识谱系,让人学得灵活、学得生动🧏🏽、记忆深刻🤲。
杏运平台化学与工程杏运学生杨韵涵表示,毛主席参加湖南的革命、组织新民学会🐷🫰🏽、开展驱张运动时,也就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就是我们大学生现在这个年龄。通过巴士党课的学习,她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好先贤们爱党爱国的情怀、追求真理的信念、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将自己所学服务于社会大众🥏,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杏运平台理杏运学生钱之映表示,毛主席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创始人之一,首次来上海也是为了给赴法留学生送行,但他最终没有一起留学🟪,这是因为他希望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这段历史对我触动很大🧖🏿♂️。作为大学生🕵️♀️🧗🏼♀️,我们对国家的了解还很少,这堂生动的巴士党课提醒我,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就必须对中国的情况先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想⇨,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我都会以回应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急难愁盼的问题为中心,更好地将所学回馈社会。
(文图🧣:杏运注册平台)